来自广西玉林44岁的江某,在工作时不慎从高处坠落导致颅内损伤。经过抢救他已经清醒,但始终无法走路。医院被诊断为颅内损伤后遗症,经过手术及后续的康复训练,目前,江某在别人的搀扶下已经可以缓慢行走。
江某是一名建筑工,年4月初,他在帮别人建房子的时候,不小心从二楼坠落,当场就不省人事了,随后还出现呕吐、肢体抽搐等症状,被医院诊断为颅脑损伤。由于及时送医,经过抢救后江某慢慢苏醒了。但苏醒后的江某不能开口说话,也没法走路,甚至不能独自站立。随后的一年间,江某一直都有进行康复治疗,但仍不能独自走路,还出现了四肢关节挛缩的情况。为了寻求进一步治疗,在朋友的介绍下,江某及家属于年4月辗转来医院。我院脑瘫科主任尹靖宇接诊时,发现患者不能说话、无法行走,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的四肢强直屈曲、肌张力高,双髋关节、膝关节、肘关节及腕关节屈曲挛缩畸形,并且双足严重下垂、跟腱挛缩,最终江某被诊断为“颅内损伤后遗症”。“对于颅内损伤后出现中枢性、痉挛性四肢瘫痪的患者,应该先降低双下肢有害的肌张力,所以建议先接受‘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缓解痉挛。”尹靖宇解释道。江某接受了“腰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后,双下肢肌张力较术前明显降低,下肢肌肉痉挛状态明显缓解。术后再配合半年多的康复治疗,目前被人搀扶着已经能够慢慢行走。“手术后又做了3次康复治疗,恢复得果然比以前快,状态也比以前好很多。”江某的哥哥说。
尹靖宇解释,患者肢体僵硬、双腿痉挛是之前从高处坠落导致颅内损伤留下的后遗症。虽然经过1年的康复治疗,但因肢体痉挛的情况太过严重,给康复训练增加了难度,想要通过康复训练使肢体功能得到康复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应当及时改善痉挛状态。“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简称SPR术,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解除痉挛的首选术式。SPR是选择性地阻断部分神经后根纤维,从而调节梭内肌、降低肌张力,并且不会影响支配肌力的神经前根。而且,该术法只需在腰部进行手术即可缓解双下肢痉挛,不会影响患者腿部肌肉力量的恢复性训练,可以较好解决康复“瓶颈”问题,因此有利于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
腰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适用于:
1痉挛性脑瘫及脑外伤、脑卒中、脊髓损伤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致的痉挛性脑瘫;
2肌力3级以上的患者;
3躯干与四肢有一定的运动功能的患者;
4患者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年龄为3岁以上,以便配合术后康复训练;
5肢体严重痉挛和强直的患者,以及生活不能自理、康复训练难以开展的患者也可以行SPR术。
专家介绍尹靖宇
医院脑瘫科一区副主任、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
现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分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发育与康复分会委员。
擅长:1、脑性瘫痪、精神发育迟缓、孤独症等脑功能发育障碍的综合治疗;2、用外科治疗和肉*素治疗痉挛及骨与软组织畸形,尤其擅长脑性瘫痪、儿麻后遗症、外伤后痉挛状态、髋关节发育不良、足部畸形、O型腿、X型腿、斜颈、脊髓拴系综合征等各种先天性或后天性畸形的治疗。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七年制本硕连读临床专业,师从我国著名脑瘫专家徐林教授,长期从事儿童神经康复与矫形外科的研究和临床诊疗,对脑性瘫痪等脑发育障碍类疾病、外伤后痉挛状态及各种先天性或后天性畸形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的诊断和综合治疗、复杂病例的个性化阶梯性手术治疗,以及精准定位下的A型肉**素注射疗法,共主持及参加各类矫形及脊柱手术余台,肉*素治疗近千例。
近5年主持省级科研课题2项,参与2项,发表论文十余篇。
徐涛
医院脑瘫科主治医师
毕业于三峡大学医学院,医学学士。
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骨科专业,曾医院骨科进修学习一年,师从徐中和教授,对各种骨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积累了较丰富经验,能独自开展创伤骨科、关节骨科、脊柱骨科、矫形外科类手术。
近几年一直从事脑瘫专业,对脑瘫的康复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均有较深认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在医院脑瘫科王健主任的带领下进行脑瘫治疗的前瞻性研究及治疗,取得了较大的临床治疗进展,得到了广大病患及家属的认可。
医院简介
医院
医院、事业单位
医院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三医院
广州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广东省内异地就医直报定点医疗机构
全国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
省公费医疗、市工伤、省直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办院思路:技术建院、质量建院、创新建院
核心价值观:更专业、更有效、更经济
医院愿景:为大众带来健康与希望!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