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的影响是深远的,现实生活中,如不幸发生脑瘫,给一个家庭带来的则是沉重的打击和负担。而为了孩子的情况能有说好转,父母更应该正确认识脑瘫,对于防止脑瘫具有重要的意义。
脑瘫常见的四种类型
1.痉挛型
最常见的脑瘫类型,70%的脑瘫患儿属于这种类型,分为痉挛型四肢瘫、痉挛型双瘫、痉挛型偏瘫。以锥体系受损为主,包括皮质运动区损伤,主要表型为肢体肌张力增高。
2.不随意运动型
主要受损部位是椎体外系损伤,主要包括舞蹈性手足徐动和肌张力障碍,这一型最明显的特征是非对称性姿势,头部和四肢出现不随意运动,即进行某种动作时常夹杂许多多余动作,四肢、头部不停晃动,难以自我控制。
这一类型的患儿肌张力可高可低,静止时肌张力低下,随意运动时增强;对刺激敏感;表情奇特,挤眉弄眼;颈部不稳定,构音与发音障碍;流涎,吃食困难。
3.共济失调型
以小脑受损为主,以及锥体系、锥体外系损伤。主要特点是由于运动感觉和平衡感觉障碍造成不协调运动。为获得平衡,两脚左右分离较远,步态蹒跚,方向性差。运动笨拙,不协调,身体僵硬。肌张力偏低,运动速度慢,头部活动少,分离动作差。
4.混合型
具备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特点的类型。
治疗小儿脑瘫采用手术好还是康复好?那么小儿脑瘫治疗方法有哪些,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
小儿脑瘫一般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是脑瘫治疗中常见的方法,多为辅助治疗作用。长期使用药物的患儿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感,会造成患儿身体出现副作用。
2.手术治疗
经过脑瘫专家们的努力和钻研,现已有周围神经缩窄术、颈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等治疗脑瘫的手术方法,但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脑瘫患儿。
3.康复治疗
运动疗法:主要针对有行动障碍的患儿进行康复训练。运动疗法的作用在于能够辅助患者治疗成果,帮助患儿抑制并纠正异常的反射运动。
中医疗法:常见针灸、推拿、中药、穴位注射等,其中针灸最为常见,但也要配合其他的治疗方法才能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单纯使用针灸治疗无法达到理想的康复效果,对于病患的病变部位无法有效定位。
想要小儿脑瘫的治疗达到很好的效果,均主张综合治疗,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患儿来说,及时开展手术治疗,并配合术后的针对性康复锻炼,医院康复治疗和家庭康复训练相结合,才能让患儿在运动、认知、语言、社交等方面的功能会全面发展。
注明:素材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