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痉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这味药重用生用,治疗呃逆噎膈呕血
TUhjnbcbe - 2022/7/22 19:01:00

中医

干货

传承

革新

种树人种下的第棵树

全文个字,赏玩时候约莫9分钟

培根铸*,启智增慧。

众人好我是培根,青年中医生,业余种树。

《本草纲领》多主意代赭石应裁撤杂质,醋淬煅用,笔者师张锡纯氏之阅历,运用生者成绩较佳。

上面仅就50年之临床运用领悟笔之下列,供同志参考。

1

代赭石与人参、半夏、生姜适用,治膈肌痉挛之呃逆不只。

余以《伤寒论》旋覆代赭汤加陈皮,用于顽强性呃逆不只,属于肝气上冲脾性虚者。

重用代赭石以镇虚逆,半夏、生姜温中降逆,人参、甘草、大枣培土抑木,镇之、降之、温之、补之,配伍之妙,使人叹服,再加陈皮以和胃。

如见舌苔白、少津、口苦者,乃夹有胃热,上方加*连、*芩苦降清热;如兼便秘,可加大*以利之。

笔者阅历,代赭石重镇之力较强,凡属气逆上冲之证用之皆有卓效。

例一

于某,男,59岁,年3月10日初诊。

呃逆不只20余天,伴胃脘痞满,病院诊为:膈肌痉挛。

赋予从容剂诊疗有用,但停药呃逆即爆发,经用药一周血压下落,患者素体枯瘦衰弱,医者恐病有他变,未再继用从容剂,邀余会诊。

病人仍呃逆不只,精力疲倦,目不欲睁,舌淡口和,脉象沉细而弱。

余辨证属肝气上冲、脾性不够。

拟方:代赭石25g(布包)、人参15g、半夏25g、生姜10g、大枣10枚、甘草10g、陈皮15g,水煎服。

服上方1剂,呃逆即止,继服3剂而愈。之后又复发此病、服此方1剂即止。

例二

王某,女,30岁,年4月12日初诊。

自发有气从小腹上冲即呃逆,声响甚大,脉象弦劲,舌苔白,自述由于暴怒所得,久治失效。

解析此属暴怒伤肝,足厥阴肝经与冲脉之气上逆,有升无降,故蓄极而爆发,因而上冲呃逆,连声不只,声壮有力,因此疏方。

生代赭石40g(布包)、清半夏20g、生姜15g、胆草10g、*芩10g、*参15g、柴胡15g、甘草15g,水煎服。

服上方3剂,气仍上冲,但力微,呃逆亦随之裁减,嘱其继服3剂,呃逆大减,上冲亦显然裁减。

效不更方,嘱陆续用之,服10余剂后而全愈。

2

代赭石与人参、当归、天冬、生地、半夏、沙参适用,诊疗噎膈反胃。

噎膈以食入艰于下行,似有异物噎塞于咽及胸膈之间,或咽下不曾入胃,即有痰涎夹食上泛吐出为主症。

常见于食道炎、食道憩室、贲门痉挛及食道癌等病。

反胃以饮食不能下行,食入永远即吐出,方书谓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多为未经消化的食品夹有痰涎等为主症。

常见于幽门阻塞、痉挛、水肿、狭隘、郁积或有肿瘤等。

临证考察噎膈、反胃,除肿瘤外,多属得之于七情、恚怒、忧思,气郁化火上炎,升多降少,津液被劫,阴液耗伤,胃脘干燥。

其槁在上,近咽之下,水饮可行,食品难下,即为噎证;其槁不才,多为胃之幽门处,食虽可入,永远复出,名之曰膈,亦名反胃。

多伴大便秘若羊矢,舌干红或紫少津,脉弦细等。

笔者治此病运用降逆镇冲润燥法,屡收良效。

尤其重用代赭石降逆安冲,以挽回升多降少之病机,再投以人参助胃气,赭石与人参适用既降胃镇冲,又不损伤浩气;

复用半夏降逆,生地、当归、天冬、沙参、肉苁蓉清热养血、生滋润燥,桃仁、鸡内金润燥活血,蜂蜜润肠通结,组方系在张锡纯参赭培气汤根底上化裁。

例一

赵某,男,50岁,年2月15日初诊。

结肠癌术后吐逆,食入即吐,吐物为黏涎与食品搀杂,粒米不存,大便不通。

经某院查看诊断为幽门阻塞,倡导手术诊疗。病人不接收二次手术,求诊于余。

病人体质枯瘦,养分形态尚可,舌干红无津,脉沉无力,评脉历程中即连吐出黏涎及搀杂食品,以镇冲降逆滋阴润燥法。

处方:生代赭石40g(布包)、半夏25g、生地20g、天冬20g、当归20g、*参20g、玄参20g、陈皮15g、郁李仁15g、甘草10g,水煎服。

2月21日二诊,服上方3剂,吐逆显然加重,食后1-2小时始吐,吐量裁减仍有粘涎,大便得通,舌红转润,脉弦弱。

病见转折,仍用上方加剧润燥活血之力,前哨加沙参、桃仁、丹皮、枳壳各15g,水煎服。

3月2日三诊,服上方3剂,近1周未吐逆,能进饮食,但大便秘结,腹部不适,改用通腑疏郁法。

拟方大*10g、枳实15g、川朴15g、半夏15g、生姜15g、柴胡15g、木香7g、桃仁15g、槟榔15g,水煎服。

3月14日四诊,服上方3剂,大便已通,但食纳欠安,呃逆,脘闷不适,肠鸣多气,舌干口燥,脉象弦。

此属脾虚胃热、脾胃不和之证,宜清胃理脾,降逆助消化之剂。

拟方:麦冬15g、石斛15g、枇杷叶15g、陈皮15g、半夏15g、川连10g、*芩10g、砂仁10g、川朴15g、枳实15g、麦芽15g、鸡内金15g、莱菔子15g、甘草10g,水煎服。

以此方化裁,服药10剂,方药运用病获全愈。

诊疗食道炎、食道狭隘或贲门痉挛,食入噎塞难下,格拒不入,进食固体食品尤甚,形骸羸瘦,大便干,舌红或紫光无苔,脉弦细数,属胃阴亏耗,食道失于濡润,方用五汁饮生滋润燥、和胃降逆。

笔者阅历,单用润燥法每每药进口不及吸取即吐出,一定用生赭石镇冲降逆,与潮湿胃阴相伍,药剂能入胃抵达镇冲润燥之效。

例二

于某,女,53岁,年6月20日初诊。

食入吞咽碰壁,噎塞难下,尤以干食更难进口。

病院系统查看未见异物,诊断为贲门痉挛(贲门括约肌失和缓症),曾服中药多剂无显然成绩,来门诊求治。

病人不能进食,喝小量牛奶亦难下行,苦楚反常,诊其脉象弦细无力,舌光紫无津。

投以:生赭石30g、生地15g、石斛15g、麦冬15g、沙参15g、花粉15g、当归20g。

初服6剂,噎塞感大减,能进小量固体食品。

继用前哨12剂,能食米饭1小碗,仅稍有噎塞感,上方加桃仁15g、郁李仁15g、肉苁蓉15g、内金15g。

连用此方6剂,大便通,食入无任何不适,自发通达无阻,进而全愈。

例三

尤某,男,35岁,年4月5日初诊。

食入噎塞难下,尤以固体食品为甚,病院诊断为食道炎,来门诊求治。

食入即噎塞不下3个月,体枯瘦,面色萎*,皮肤干枯,大便1周1行如羊矢,脉象细弱,舌红无津少苔。予镇冲润燥之剂。

生赭石30g(布包)、旋覆花20g、天冬20g、当归20g、桃仁泥15g、*参20g、生地20g、赤芍15g、沙参15g、石斛15g、生内金15g、陈皮15g、肉苁蓉20g,水煎服。

4月18日复诊服药10剂,吞咽噎塞感大减,仅食后稍有噎塞不畅,不断时候很短即通达,大便下行较易,2-3日1行,能食,逐日4~5两,满身较前有力,脉象弦细,舌红稍润。

嘱其继服10剂,病获全愈。

临床诊疗此类病多,凡见上述脉证,大多用此方治之,成绩尤其显然。

3

代赭石与清热凉血之药适用,治吐血衄血。

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降则血止。

临床考察,凡洪量吐血衄血多有气逆上冲者,单用止血药则失效,一定重用代赭石以镇降气逆,气下行则血随之而止。

阳明为多气多血之府,下列举动顺,如恚怒伤肝,肝气拂郁夹胃气上冲,吐血衄血,当以镇冲降逆之代赭石为首选药物。

李时珍曰:“代赭乃肝与心包络二经血分药也”。

张锡纯谓:“赭石能生血凉血”。

因之,笔者诊疗吐血衄血,属血热妄行夹有气逆上冲证者,伍以清热凉血之品,如生地*、焦栀子、牡丹皮、鲜藕节、侧柏叶、白茅根等,多能获效。

如见胸胁痛,则属肝气郁滞,可加郁金、降香、瓜蒌、青皮之类,气顺则血自归经,纯用止血药不能取效。

病例

刘某,女,52岁,年5月6日初诊。

因情志愁闷蓦地鼻衄,出血量甚多,色鲜赤,经五官科、内科系统查看未能确诊。

用肾上腺素棉球梗塞则出血止,棉球裁撤,则血出如涌泉不只,经用云南白药及中西止血药均罔效,来门诊求治。

自诉头脸部时有烘热感即血出,脉象弦劲,左关尤甚,舌尖赤,苔白少津。

因思此属肝胆夹胃热上冲之证,必用重镇寒凉清热之剂,血始能止,见血止血有害。

处方:生代赭石30g(布包)、龙胆草10g、栀子15g、生地20g、丹皮15g、侧柏叶30g、小蓟25g、茅根30g、*芩15g、甘草10g,水煎服。

服药3剂血即止,又继服3剂,头脸部升火感大减,脉象弦中带缓象,舌转淡红。继以养阴清热之剂而愈。

编纂这篇文章的时分,我碰巧给一位朋侪开的代赭石,治理了我的一个小疑问!

版权说明本文摘自《跟名师学临床系列丛书——张琪》,张琪著,华夏医药科技出书社出书,年6月。文章实质仅供临床思绪参考,分享此文出于传布和研习调换之宗旨,并错误文章意见负责。非专科人士请勿盲目试药,倘有需要请在专科医生指示下用药。倘有侵权,请接洽咱们(L-PeiGen)清除。

诊疗西药失效的带状疱疹,独取这个穴位,经外奇穴龙眼穴!

最高等的摄生,不是睡眠,不是训练,就一个字!

·END·调换

配合

请加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味药重用生用,治疗呃逆噎膈呕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