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痉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泡沫轴的运动疗法
TUhjnbcbe - 2021/3/3 0:10:00

筋膜分为3类

1、浅筋膜:位于皮下,又称皮下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2、中层筋膜指包裹肌肉的筋膜。

3、深筋膜位于浅筋膜深面,又称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遍于全身且互相连续。

筋膜的四大功能:包裹、保护、维持姿势、通路。

为什么要进行筋膜放松?

不良姿势、肌肉不平衡、训练过渡、运动创伤、休息不足和营养不良都会使肌肉内筋膜粘合在一起。产生纤维性粘连,降低肌肉弹性,形成触发点又称为激痛点。

泡沫轴筋膜放松原理

自我抑制(AI)原理是自我筋膜放松技术主要利用的生理学原理,利用泡沫轴及练习者自身体重在肌肉上产生一定压力,使肌肉张力增加从而激活肌肉存在的感受器——高尔基腱器官(GTO),高尔基腱器官活跃后进一步抑制肌肉中的另一感受肌肉长度变化的感受器——肌梭(MuscleSpindles),最终减小肌肉的收缩程度,使肌肉获得放松。

泡沫轴的好处

1、放松肌肉,消除肌肉紧张和痉挛状态;

2、提高肌肉和其他软组织的伸展性和弹性,减少肌肉拉伤;

3、释放肌筋膜张力,消除引起疼痛的重要原因——扳机点以及软化粘连疤痕组织;

4、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

5、还可用于锻炼身体的平衡能力;

6、通过放松肌肉,减轻关节压力,有效缓解关节积累性疼痛

具体操作手法

胸大肌

1、俯卧,将泡沫轴放在右侧胸部略低于锁骨的位置。

2、右手伸直于右肩上方,掌心向上,左臂肘屈曲90°支撑于地面。

3、右腿伸直,左腿向外打开,膝屈曲90°支撑于地面。

4、右腿用力,带动身体向上移动,使泡沫轴滚动至胸部略向下的位置。

背阔肌

1、右侧卧位,将泡沫轴放在右侧上背部边缘略低于肩的位置。

2、右手伸直于右肩上方,掌心向上,左手肘屈支撑于泡沫轴上。

3、右腿伸直,左腿髋屈曲90°,支撑于右腿前方,臀部离地。

4、右腿蹬地,带动身体向上移动,使泡沫轴滚至肩胛骨最底端位置。

颈后肌群

1、仰卧,将泡沫轴放在颈部的位置,下颚微内收。

2、双手自然放于身体两侧。

3、双腿髋屈膝屈。

4、将头部向两侧缓慢扭转,保持泡沫轴不动。

胸部竖脊肌

1、仰卧,将泡沫轴放在肩胛骨下方的位置。

2、双手抱头肘屈向两侧打开。

3、双腿膝屈,臀部离地。

4、双腿用力,膝关节伸展,带动身体向上移动,使泡沫轴滚至肋骨最低的位置。

腰部竖脊肌

1、坐姿,将泡沫轴放在下背部的位置。

2、肘微屈,双手支撑地面于身体后方。

3、双腿髋屈膝屈支撑于地面。

4、背部挺直身体向后倾,臀部离地。

5、双腿用力,身体向后倾带动身体向上移动,使泡沫轴滚动至靠近骨盆的位置。

梨状肌

1、右侧坐姿,将泡沫轴放在右侧臀部的位置。

2、右手肘微屈,支撑身体于头部前方,右脚放在左膝,左手抱右膝向身体内侧拉。

3、右腿伸直,脚跟着地做支撑。

4、左脚掌用力向上,推动身体向上移动,使泡沫轴滚至身体略向下的位置。

髂胫束

1、右侧卧,将泡沫轴放在右腿外侧髋关节的位置。

2、右手肘屈,支撑于头部前方,左手肘微屈,支撑于胸部前方。

3、右腿伸直,左腿髋屈膝屈90°,支撑于右腿前方,脚掌着地。

4、右手和左腿用力,带动身体向上移动,使泡沫轴滚至靠近膝关节的位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泡沫轴的运动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