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痉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胃痉挛的针灸治疗
TUhjnbcbe - 2020/10/11 4:55:00

导读:胃痉挛,即胃部肌肉抽搐,是胃呈现的一种强烈收缩状态,临床较为常见。胃痉挛发作时,患者多疼痛难忍,想要快速缓解其症状,针灸之法不可少。

胃痉挛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常为脘腹部持续或断续剧烈疼痛,疼痛明显者拒按,伴嗳腐胀满,或恶心、呕吐,或伴发热。痛势缓者可伴有打嗝、胀气、恶心、呕吐、腹泻、胸闷、大便稀薄等症。

方一

取穴

主穴为中脘、内关、足三里。属实热者加梁丘、曲池;虚寒者加阴陵泉、公孙。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内关: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方二

取穴

足三里、阴陵泉。

阴陵泉: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

胃痉挛属中医“胃脘痛”范畴,针灸治疗立竿见影,效果显著。针灸治疗该病止痛作用取远端穴位优于局部穴。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现代医学证实针刺足三里穴,可有效解除贲门、胃及幽门痉挛;梁丘为胃经郗穴,有传导经气,调理内腑的功能。实验研究证实,针刺梁丘穴可减缓胃蠕动。胃肌电图观察,急性胃脘痛患者在针刺止痛的同时,胃电图有相应改善。这说明针灸疏通经络,调达气机,缓急止痛等作用是有客观生理病理基础的。

康氏中医∣百年关爱--百姓信赖

识别图中

1
查看完整版本: 胃痉挛的针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