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最专业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_p2/自年来到市第二社会福利院,韩宇就一直坚守在残疾人护理工作的第一线。作为一名孤残儿童护理员,她主动学习专业护理知识,不断探索照顾残疾休养员的方式方法。同事们都说,韩宇身上有一股子侠客精神。她是扶弱助残的“女侠客”你大学学什么的呀?交通工程的。为什么来这儿工作?伺候他们,不觉得亏吗?这儿工作多好呀!这种帮助别人,让世界充满爱的工作,一直都是我的梦想,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嘛~刚工作的时候,总有人这样问韩宇。韩宇考大学那年发生了汶川地震,看到灾难中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她就立志报考特殊教育专业,帮助有需要的人。虽然阴差阳错学了其他专业,但毕业后她还是圆了自己的梦想,成为北京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孤残儿童护理员。北京市第二社会福利院主要接收14周岁以上智残或肢残的“三无”人员(指由民政部门收养的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义务人的公民),他们中有听不懂话的“大龄儿童”,有智力水平正常但一碰就骨折的“玻璃人”,有肢体受限的脑瘫患者,还有吃喝拉撒都要人照料的“折翼天使”。韩宇说,面对他们,光有一颗奉献的爱心,还远远不够,更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正确的操作规范。年,韩宇参加了第八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孤残儿童护理员职业竞赛,学习了关于孤残儿童生活照料、日常护理、心理与康复的专业课程,并熟练掌握40余项专业操作技能,最终获得大赛个人一等奖,被评为孤残儿童高级护理员。她是休养员眼里的“网红”姐姐年,韩宇成为“民政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一员,负责护理操作的示范和教学,她还经常录制视频,帮助工作人员掌握标准的操作流程,查漏补缺,优化步骤,提升工作质量。有次交接班时,一名休养员突然对她说:“韩姐姐,我看见你了,在手机里。”韩宇以为他手机出了毛病需要修理,就嘱咐他回屋坐好,交接完工作就去找他。等韩宇返回活动室,发现好几名休养员看着她笑,一问才知道,中午休息时,有工作人员学习她录制的视频,正好被休养员看到,他们发现熟悉的韩姐姐居然出现在手机里,觉得特别惊奇,从此便戏称她为“网红”姐姐。在休养员眼里,这位“网红”姐姐每天都神采奕奕。问及韩宇是如何保持这样好的精神状态时,她的回答是,晨跑和发掘乐趣。为避免堵车,早上8点半上班的她每天都会提前一个小时到达单位,然后用5公里晨跑开启一天的工作时光。另外,每天与休养员之间的第一声问候也是她变轻松的方法之一。进入休养区,小新(化名)总是站在区门口第一个喊“姐姐”,韩宇也会清脆地回应他。韩宇说,从接班开始就保持愉悦的心情,会让一天的工作都变得轻松起来。她是守牢防疫一线的逆行者护理员的工作听上去简单,但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每个环节都充满着挑战。比如吃饭,很多休养员患有痉挛型脑瘫,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越努力越紧张,只能由护理员喂。他们的咀嚼过程也是缓慢的,咽不好还会把饭菜喷到我的身上、脸上。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总是先将休养员擦洗干净,安慰鼓励后,再清理自己身上的脏物。如果说喂饭喂水需要耐心,那么洗澡则是个体力活儿。特别是重症的休养员不能配合,全身重量都搭在护理员身上。几年前,刚参加工作的韩宇给男孩洗澡时,穿衣、脱衣,都是高强度体力活儿,再加上性别之分的尴尬,让她一度不能适应。但想到“医者无性别”五个字,她努力说服自己,“没什么大不了的,况且他们都只是小孩子的智商,给‘小朋友’洗澡,有什么难的?”慢慢地,韩宇终于适应了。疫情期间,领导、同事们的辛苦韩宇都看在眼里。他们之中,有的身患重症仍坚守工作岗位;有的顾不上照顾家里有病或高龄的双亲;有的夫妻双方都工作在抗“疫”岗位,无暇看护儿女……但全院上下没有一人退缩,大家用责任和爱心一起为这些最需要帮助的人筑起了安全的防护墙。谈及此,韩宇说了一句简单却代表全体北京社会建设和民政人的心里话:“我们只想用实际行动,诠释‘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理念。”文字:《北京社区报》记者付佳编辑:尹利吕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