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痉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养生秘传喜怒要适度,身体更健康
TUhjnbcbe - 2023/4/28 16:47: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三级专科 http://www.bdfyy999.com/

养生,还须先养心。保持情绪稳定,养生才不会徒劳无功。

据外电报道,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帕特里夏·恩格等人的研究表明,适度表达自己愤怒的男性,与选择压抑的男性相比,发生非致命性心脏病的概率只是后者的一半,而中风发生的概率也显著低于后者。

恩格等人因此认为,愤怒情绪的表达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性似乎并不只是“爱发脾气的人就一定容易有心脏病或中风”这么简单。她认为,适度地表达愤怒的情绪有助于排解压力,并且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有一定的效果。

《*帝内经》里写道:“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情绪如酒,小酌怡情,豪饮伤身。

耶鲁大学公开课《为什么情绪影响身心健康》里提到:情绪之所以重要的一个原因之一,是它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对此,研究人员曾以压力为例进行过一项测试。他们给一部分人观看了一段人们做高强度运动的视频。随后研究人员按照认为压力对人健康有害,压力会提高人们的表现力两种不同观点,将受众分为两组。四周以后,研究人员测试发现:认为压力会影响健康的那一组人,有更严重的心理和健康问题。

曾读过一首诗,其中有几句:“畏老老相迫,忧病病弥缚,不畏亦不忧,除灾祛病药。”诗中所说的内容和耶鲁大学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情绪影响着我们的健康,而我们对一件事的看法又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我们越是担心什么,就越会吸引来什么。

荀子说:“怒不过夺,喜不过予。”人事起伏不定,人心以物喜,以己悲,实属正常。开心时笑,悲伤时哭,未为不可。但如果心情总被外界所左右,情绪失控,行为失当,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向外伤害他人,向内折损自身健康。世事如书,总有一句得你偏爱;人生如画,总会有几幅不入你法眼。与其患得患失,一颗心忽起忽落,倒不如坦然一点,轻松一点。心态放平,情绪持稳,从容做事,自在做人。

“喜”本是好事,为何有时却变成中医七情所伤病因之一?!这里关键是一个“度”字。常说乐极生悲,就是我们面对乐的时候也得有一定的克制,不能太过放纵。中医认为,喜为心志。在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紧张情绪,使气血调和、营卫通利、心气舒畅。俗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然而喜也有其限度,若超过极限,或对突如其来之喜事情感节制不好,则对健康不利,易发生“乐极生悲”成为“真是笑死人”。因为暴喜过度,则气血涣散,不能上奉心神,神不守舍,可出现失神狂乱等证候。

《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故事就是喜极则生病的典型事例:范进科考屡次不第,十年寒窗不得志,一旦中举,突然而喜,喜极生悲,致使举止发狂,疯癫而目不识人。生活中,此类事例不胜枚举。有一个企业家,本有高血压病史,突然获得一大批产品定单,高兴得不得了,结果血压骤升导致中风。

另有一位老人家,十分疼爱他的小孙女。有一天观看孙女的文艺比赛,孙女荣获第一名,老人家高兴地鼓起掌来,突然感到胸部剧烈疼痛,大汗淋漓,医院抢救而免于一难。原来,老人家有冠心病,突遇喜事,情绪激动,增加腹腔内压,冠状动脉痉挛狭窄,加重心肌缺血,发生了心绞痛。所以,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的患者,对突然而来的喜事,要懂得节制,要时时注意心理平衡。

我们提倡适度喜悦,平时仍要常存欢喜心、安乐心,保持乐观的情绪,正如马克思所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10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要学会苦中作乐,在逆境中觅快意。每遇不如意的事情,即与更甚者比之,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心即坦然大乐。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适度喜悦的一个重要方面。若能掌握,可谓善养心者。(林禾禧)

1
查看完整版本: 养生秘传喜怒要适度,身体更健康